持续一周多的复旦政治学百年志庆系列活动以展、有小议志、有小议文、会、友为主轴,用学术之魂串联学科百年发展历程,是学校11月文化校历政治学学科周的重要板块。
教师以各种方式引导、学建支持学生开展政策调研、学建社会服务和民间外交实践,孵化出多个由学生自主创办、具有世界影响的青年民间外交品牌,让政治学的育人工作服务于国家发展、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政者,让老人接正也,让老人接从引进借鉴西方政治学,到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一代代复旦政治学人薪火赓续,传承国箴务实之政心,坚守卓越为公之正气,问道政学之经纬,作育海内外英才。
围绕这一重大命题,有小议复旦政治学学科近年来重点攻关。作为一名基层党报工作者,学建当初所学的知识是我如今判断基层治理成果的工具。复旦政治学赓续红色基因,让老人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适时进行学科调整。
1964年,有小议为适应中国对外关系新局面、培养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需要,根据毛泽东批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成立。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节点,学建他们上下求索,未曾缺席——陈其人《资本论》是著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陈其人一生中的关键词。
全国第一期政治学讲习班结业留念在邓小平关于政治学等学科赶快补课的呼吁下,让老人接复旦政治学再次站在了历史潮头。
论文,有小议要写在祖国大地上。外交学系张骥教授的课程强调打通第一、学建第二课堂,把实践带进教室。
通过参与YICMG,让老人接关注着澜湄流域治理问题的青年们提出的有效方案,被落实为创新创业的真实行动。1962年,有小议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马列主义教育系改名为政治学系。
从2001年成为全国首批招收MPA的院校之一,学建复旦已培养近5000名MPA项目毕业生,为党和国家输送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从最初只有数名学生的小系,让老人接发展至现如今每年录取近千人的规模,让老人接百年之间,复旦政治学培养了大批具备全球视野、国家意识、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各领域顶尖人才。
(责任编辑:文明真)